
大众网记者 王卫 通讯员 王赞 滨州报道长期以来,在购买商品房时,业主们对自己的房屋所有权非常清晰,但对“脚下的土地”拥有多少权利却往往概念模糊。传统的登记模式下,整宗地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是一个模糊的共有概念,难以精确分割到每一户。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8月26日在省内率先出台《关于在滨州市主城区推行建设用地使用权量化登记的通知》,这项改革正是为了彻底解决这一痛点,通过将地权份额精准量化到每一个不动产单元,带来了一场关乎公平、安全与效率的深刻变革。

从“模糊共有”到“清晰自有”量化登记最直接、最重要的受益者是广大购房业主。它让法律赋予的权利从抽象条文变成了具体数字。实现“房地一体,权属对应”。《通知》明确,业主房屋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即为其所拥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份额,并以“万分数”的形式精准记载于登记簿。这意味着,您名下的不动产,不仅是“房本”上的房子,更包括了一块与之永久绑定的、比例明确的地。这彻底解决了“房子是我的,但地是大家的”这种权属不清的困惑。筑牢财产权利“防火墙”。《通知》要求,开发商在为购房人办理预告登记前,必须先将该房屋对应的地权份额从整体抵押中解除或扣除。这一硬性规定,从根本上杜绝了“已售房屋土地被抵押”的风险,确保了业主在购房之初就实现“房地的同时清洁”,有效避免了因开发商债务问题导致的财产纠纷,极大地保障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支持后续抵押融资。由于业主的土地份额清晰无争议,在进行二手房交易或办理抵押贷款时,金融机构的权属核查将更加便捷高效,为业主的不动产资产流动性和融资能力提供了坚实保障。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运营”量化登记并非给企业增设门槛,而是为其提供了更灵活、更规范的经营和融资工具。破解“融资与销售”的难题。《通知》允许对土地份额进行“量化分割”。企业可以将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楼幢及其对应地权份额解除抵押用于销售,同时将未开发部分的土地份额继续用于抵押融资。这种“滚动式”解押与抵押模式,极大减轻了企业一次性偿还全部抵押贷款的资金压力,实现了销售回款与项目融资的顺畅衔接,助力项目健康运转。提升内部管理精度。通过提交《量化计划表》,企业从一开始就对整个项目的土地权益分配有了清晰的蓝图,便于进行成本核算、资金规划和权益管理,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运营的升级。从“风险管控”到“精准查控”量化登记为金融机构的风控和法院的执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工具。支撑金融风险防范。金融机构在办理开发贷或抵押贷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抵押物究竟是“整宗土地”还是“某几幢楼对应的具体土地份额”。这使得抵押物的价值评估更加精准,风险更加可控。同时,确保了已售房产对应的土地权益不被抵押,避免了潜在的金融纠纷。实现司法“精准查控”。《通知》特别要求,法院查封时,登记机构应引导执行人员精准查封。对于已预售的项目,可以只查封未售房产及其地权份额,而无需影响整宗地和其他已售业主的权益。这既保障了债权人的利益,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无辜业主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从“数字化提升”到“透明化治理”此项改革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提升登记精度与行政效能。通过“一码关联”数据共享和预先量化,建立了全生命周期的地籍数据库。登记业务从此更加标准、规范,减少了权属纠纷,大大提升了行政效率和登记结果的权威性。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通过明晰权属、保障权益、稳定金融,量化登记政策增强了市场透明度,提振了购房者信心,为滨州市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滨州市推行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量化登记,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重要改革。它用技术的精度和制度的刚性,将法律赋予公民的财产权利真正落到实处,实现了业主、企业、金融机构与司法行政机关的多方共赢。这不仅是不动产登记领域的一项技术升级,更是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生权益、维护经济秩序的一次深刻实践,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滨州经验”。举报/反馈
双悦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